大角楼位于慕田峪关东侧的制高点,是游览段较大的一座敌楼,现编名慕字一台,是慕田峪长城著名景观之一。大角楼还是慕田峪长城中是一个较大的敌楼,这里为东的制高点,视野十分开阔,慕田峪长城已收眼底,长城内外也一收眼底,它的军事作用更为重要,西警戒慕田峪关,内外情况一目了然,东警戒丌莲关,进退为必由之路。大角楼建筑分为上层和下层,下层为锦行,通道上曾修建望亭,面南有四大孔,是小孔,面西有两孔一门,它的内在结构十分有利于作战,有哨的功能,有守的防御,有站的通道,及建筑精巧用料讲究,视之宏大,用之实用,都可称一绝。
此楼向西警戒着正关台,向东警戒丌莲关,同时是两个关口的岗楼。另外,它又是蓟镇长城与昌镇长城的分水岭。大角楼三面有长城,一条往西与八达岭相连。一条往东,与古北口相连。一条往南,为內支城“秃尾巴边”,因从长城任何一个角度看,都似一个城角,故名大角楼。
慕田峪长城秃尾边上距大角楼100米处还有一座警门,它是随墙开辟直通城墙内外的砖券大门。
此券门为长城内外通道。在外侧门额上方镶有一块长50CM,宽40CM的石匾,刻有“警门”二字。
在其上方城墙马道上有铺房一间,铺房山墙仍存,顶已塌毁,应是士卒的住所。警门即是遇警时闭合的大门。“警门”者,警戒之门也,这里沟谷宽阔,丘陵多且小,地形复杂,为监视敌人偷袭,方便守城探马回归长城内侧,特设内外相通券门,为守住长城起警戒作用。故称“警门”。
秃尾边是城墙里侧的一条支墙,主要功能是加强对慕田峪关堡、辛营、渤海所方向的防御。在东侧亓连关方向遇虏进攻时,渤海所守军可以通过警门增援亓连关守军。
敌楼特点
台门工艺:石质 一券一伏 石质台阶
窗供工艺:一券一伏 箭窗内八型
内部结构:券室通道型 4通道
登顶方式:中廊天窗 木梯
腰檐:棱角檐
顶檐:棱角檐
垛口形制:3*3
射孔分布:垛口墙 上1 下2
开窗数:3*4
敌楼西侧3米有便门一个(石质、一券一伏)
残存碑座一个
腰----顶 (33层砖)
文化点:蓟昌二镇分界线、三线长城相汇、警门